樂彩電子遊藝場-四川廣漢鞭砲廠爆炸原因公布
對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的認識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本次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要通過教學改革錛以學生為本,真正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對于這樣的改革,學生、家長、教師都是很歡迎的。但當改革真正到來時,大家又覺得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應對。與大家一樣,我也在經歷這樣的困惑,也做過一些思考,也有一些自己的認識,現在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主要困惑一、時間不夠對于從教時間較長的教師來說,應該清晰的記得,在2002年前,地理不參加高考,所上的教材也僅僅只是32開的兩小本;2002年後,地理教材是A4幅面的兩本必修、兩本選修;而這次新課改後,地理教材是三本必修、七本選修,單從數量上來看,就令人發愁,還不要說選修課的內容。再加上高中地理課的時間不變甚至還減少了(週末不得補課);其他學科的內容也在增加;如何在高中三年內完成這些內容,心裡真是沒底。二、如何面對高考目前,雲南省的高考方案還沒有最終敲定,但據現有的一些信息,雲南高考實行3+X+1的模式(也有的說是3+綜合模式),把高考、學業水平測試、學生成長記錄評價等統統加入高考的考評範圍。單就高考科目,雲南實行3+X+1,這和我們已經熟悉的3+X大體相同。不過把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也計入高考總分,為了在學業水平測試中得到高分,增加高考總成績,學生多次重復考試,這勢必增加了學生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難度。三、教材如何處理必修有三本教材,如果一學期上一本,要三個學期才能上完,那如何準備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安排在什麼時候最合理?選修課有七本,如何開設?雖然據現在消息,高考只在七本選修課程中選考兩本,但什麼時候開設選修課?開幾節?不考的選修課開不開設?這都是一些難題!目前的教材是一本課程標準四個版本教材,孰優孰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判斷。高考以那個版本為主?是魯教版嗎?據說,魯教版只在山東、江蘇和雲南使用,而高考雲南多年一直採用全國卷。對其他版本的教材又該如何處理?幾點思考一、對課程標準的思考1、學習的目的,高考的先導高中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這三個緯度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些就是學生學習的目的,教師教學的指導,也是高考命題的最終原則。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盡管教材有四個版本,但這些教材提供的只是一些學習材料、案例,並不是學生最終的學習目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如果我這樣理解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就不用再為魯教版上的知識點是否該讓學生識記而犯難了,因為無論哪本教材,所列的概念、原理、知識點,都只是為知識的遷移和運用服務的,該記,但不是死記!2、教師教學的依據現行的四個版本教材以那個為主?我的理解,以課程標準為主。我有一種想法,雖然我們的學生手裡拿的是魯教版,但教師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適當調整,補充一些其他版本的資料、案例,當然,這會佔用一些時間,但能使教學資料得到充實;我們也不用為還上不完魯教版某個單元而苦惱,只要根據課程標準,完成了本單元的教學任務就可以了。二、對備課的認識1、策劃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新課標下,教師的備課不再僅僅是從自己出發,備好自己要講的知識就行,而要從學生出發,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學生如何學習知識,如何將知識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能力,2、以魯教版為主,參看其他三個版本教材這不是說哪個版本的教材好哪個版本的教材不好。而是四個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人教版相對傳統一些,它的閱讀、讀圖思考部分的內容較好;而中圖版的課題、學習指南、案例研究等內容對學生學習很有幫助。如果沒有紙質的教材,可以到相應網站去下載,但我只下到人教版、魯教版、中圖版,湘教版的教材下不到。3、對教學方法多思考新課標、新教材,教學方法也需要用新的,否則就出現穿新鞋走老路尷尬境地。要多用一些新方法、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處理教材,協調學生的學習。新方法是指什麼呢?個人見解:多媒體的應用、學生動手機會的增加、將實驗教學引入地理教學等等。使用什麼教學方法,教師在備課時必須認真考慮。提問是地理課堂教學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師生交流方式和教師使用最多的師生互動手段。更為重要的是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習興趣,能使學生受到啟發,領會到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既是根據學生所學到的知識,結合他們所了解到的情況進行提問,又是由學生作出回答,進而得到教師的相應評價,以促進學生思考進步的必要環節,也是學生獲得知識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課堂提問其主要目的是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生主動性的分析與討論,找出問題的正確解決辦法。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並對問題有所暗示,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處于最佳的狀態,以便學生對地理事物、特征、規律原理進行分析、比較、歸納與總結,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自主建構、能力得以提升、智力獲得發展。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問的好不好,問的巧不巧,往往會影響到一堂課的成敗。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注意有效教學的提問藝術。 一、有效課堂提問要明確與具體 課堂有效提問能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究的方向與求知的廣度與深度,如果問題提得含糊籠統,就會使學生難于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得不出正確的答案,影響教學的進行。故提問時要緊扣教材錛要把握好明確、具體的原則,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識要點,把握探尋人地關系的度。 如在 法國一節教學時,針對法國領土的組成可先提問:法國領土是由幾部分組成,其位置關系如何;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地圖引導學生自主讀圖,再通過合作討論、分析得出結論:法國的領土由歐洲西部大陸部分和科西嘉島組成,科西嘉島在大陸部分南邊的地中海上;其次,可再提出:對比法國與英國、德國的面積大小,可得出法國是歐洲西部面積第幾大國;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對比,使學生明確得出法國是歐洲西部面積第一大國的結論,加深對于法國領土的認知。甚至,教師可以利用直接的提示,來通過法國輪廓有什麼特點、法國領土的四至等問題來深化學生對于法國領土的認識。 在地理課堂上,問題提得越明確,越具體,教學流程進行得也越流暢。這樣,